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BRAIN RESEARCH:影响因子2.6,国人占比42%,这款神经科学老牌期刊值得关注!

原创99 阅读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2025-11-18 23:05:35

1、引言

《BRAIN RESEARCH》创刊于1966年,由国际著名出版集团Elsevier出版,是神经科学领域历史悠久的权威期刊之一,该期刊致力于发表神经科学各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影响因子保持在2.6的稳健水平,其零自引率的卓越规范性超过40%的国人作者比例以及稳定的学术声誉,使其成为神经科学研究者值得信赖的发表平台。

BRAIN RESEARCH

期刊基本信息:

 

 

2、期刊指标分析

影响因子:该期刊影响因子稳定在2.6,处于神经科学领域稳定区间,虽未呈现暴涨趋势,但正因如此反而具备更高的安全边际,相较于那些通过激进策略短期内影响因子快速攀升的期刊,BRAIN RESEARCH的稳定表现将无突发降级风险,避免毕业/晋升时出现期刊等级不被认可的极端情况,学术影响力真实可靠,不存在人为操纵指标后的回调压力,为研究者提供可预期的成果价值保障,完全符合"稳健优先"的毕业/晋升诉求。

影响因子

分区地位:在神经科学类别中位于JCR Q3,中科院医学4区,分区评级使其成为神经科学领域初入研究者的理想选择,为年轻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发表机会。

分区地位

自引率:0%,零自引率在SCI期刊中极为罕见,显示出其卓越的学术规范性和独立性。

自引率

年发文量:460篇的规模在神经科学领域属于中等偏上规模,录用机会显著多于小型精品期刊(年发文<200篇),中稿概率提升约30-50%,保持适度规模效应,确保学术影响力传播的同时维持质量门槛,为不同创新程度的研究成果提供分层机会。

年发文量

国人占比:42.26%的国人占比是该期刊的核心竞争优势,近乎每两篇文章中就有一篇来自中国学者,形成"准主场"优势,编辑团队对中国研究范式、学术写作风格具有高度理解和认可,审稿人对中国实验室的技术路线、方法论熟悉度更高,减少文化隔阂,语言壁垒显著降低,从投稿到修回复审流程沟通成本极小。

国人占比

 

3、收稿范围和类型 

《BRAIN RESEARCH》广泛接收神经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涵盖分子神经生物学、细胞神经生物学、系统神经科学、行为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神经建模等多个研究方向。期刊特别注重研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接受的文章类型包括:

  • 研究论文(Research Papers)

  • 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s)

  • 简短通讯(Short Communications)

  • 综述文章(Review Articles)

  • 专题论文(Feature Articles)

收稿范围

 

4、审稿周期

《BRAIN RESEARCH》的审稿周期相对稳定,平均为3个月,从投稿到首次决定的时间通常在10天,接收到在线发表只需要 2天,整个审稿流程规范严谨。

审稿周期

 

5、编委会信息

该期刊拥有国际化的编辑团队,编委会成员来自全球多个知名神经科学研究机构。编委会中包含多位在神经科学领域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学者,为期刊的学术质量提供了专业保障。

编委会信息

 

6、版面费

作为传统订阅期刊,非OA模式不收取版面费,如果作者选择开放获取,需要支付3370美元的文章处理费,期刊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作者提供部分费用减 免政策,具体可在投稿时咨询。

版面费

 

7、网友经验分享

分享一:投稿后3个月收到审稿意见,虽然周期稍长,但审稿意见很专业,对提升论文质量很有帮助。

分享二:作为神经科学领域的老牌期刊,对研究设计的严谨性要求较高,中国作者的机会还不错。

分享三:从投稿到接受用了4个月,编辑处理比较规范,适合不急于发表的扎实研究。

 

8、期刊总结

《BRAIN RESEARCH》作为神经科学领域的老牌期刊,凭借其稳定的影响因子零自引率的卓越规范性以及超过40%的国人作者比例,成为了神经科学研究者的可靠选择,虽然审稿周期相对较长,但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研究质量的严格要求,确保了发表论文的学术价值,特别适合从事神经系统基础研究、行为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