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Journal of Trauma Nursing 无预警风险 毕业/晋升友好指数:★★★★☆

原创123 阅读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2025-11-13 17:00:30

《Journal of Trauma Nursing》期刊封面

毕业/晋升友好指数:★★★★☆(4星 / 5星)
理由:审稿周期短(平均2–3个月见刊)、录用率约50%–60%、无预警风险,适配毕业与职称刚需。
查看期刊详细指标入口:https://www.peipusci.com/sci/7529.html
官网网址:http://journals.lww.com/journaloftraumanursing/pages/defau

 

1.审稿周期全流程解析

阶段 时间范围 关键说明
投稿 → 初审决定(送外审 or 拒) 7–10天 编辑多为美国创伤护理学会(Society of Trauma Nurses)成员,处理高效
初审 → 外审意见返回 4–6周 通常送2位审稿人,多为北美临床创伤护士或护理教育者
投稿 → 最终接受 8–12周(约2–3个月) 小修常见,语言规范可一轮接收
录用 → Online First见刊 3–4周 ✅ 虽非OA,但LWW提供“Articles in Press”,分配DOI并PubMed可查
正式卷期页码 再等1–2个月(但国内90%单位认可Online First

 

2.影响因子

2024-2025年《Journal of Trauma Nursing》影响因子:  0.9,预计明年影响因子还会涨!

期刊影响因子

 

3.预警名单

2020-2025年该刊都不在预警名单内,结合其自引率来看安全指数比较高,想要选择该本期刊投稿的主治医不用过于担心。

期刊预警名单

 

4.时间规划表

步骤 关键时间节点 注意事项
最晚投稿时间 2026年1月15日前 预留4个月审稿+1个月缓冲期
初审结果 投稿后2周内 可同步准备修改材料
外审意见返回 2026年3月初 需14天内返回修改稿
最终录用 2026年4月中旬 确认版权协议与缴费
在线见刊 2026年5月底前 达到毕业/晋升要求

 

5.真实案例分享

研究背景:某三甲医院创伤中心护士,开展“多学科协作下创伤患者转运流程优化对黄金1小时达标率的影响”(前后对照,n=120)。
①2024年3月5日:投稿
②2024年3月12日:送外审
③2024年4月20日:收到意见(Minor Revision,补充流程图+讨论部分扩展)
④2024年5月8日:提交修改稿
⑤2024年5月25日:接收
⑥2024年6月18日:Online First上线(DOI: 10.1097/JTN.XXXXXX)
用途:成功用于2024年7月主管护师晋升

 

6.录用率解读

录用率:50%–60%
难度等级:适中偏易

 

7.常见拒稿原因

①研究缺乏明确的“创伤护理”聚焦点
②方法学描述不规范,伦理缺失
③语言质量差,逻辑混乱(尤其机翻痕迹明显)
④创新性或实践价值不足
⑤样本量过小且无合理性解释
⑥未遵循护理研究报告规范
⑦重复发表或疑似抄袭
⑧偏离期刊范围(Scope)

 

8.合适人群推荐

①创伤/急诊/ICU护士;
②开展过护理流程改进、质量提升项目;
③有质性研究(如护士创伤后应激体验、家属沟通障碍访谈);
④单中心前后对照、类实验设计(quasi-experimental);
⑤护理硕士(尤其专业型硕士)毕业刚需。

 

9.科研圈真实反馈

分享①:“作为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投了一篇流程改进,从投稿到Online First只用了10周,编辑很专业,没卡语言。”—— 护研小A(2024年8月)


分享②“我的质性访谈题‘创伤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情绪体验’居然中了!审稿人还夸视角独特。IF虽低,但对我们护理硕士毕业完全够用。”—— 知乎匿名回答(2024年11月)


分享③“第一次投被秒拒,Cover Letter和摘要全是机翻。后来找专业润色+重写方法部分,二投直接送审,小修接收。”—— 小木虫经验贴(2024年12月)


分享④“官网有时加载慢,但投稿走LWW的EM系统很稳定,记得注册ORCID。”—— 多位用户共同反馈

 

10.期刊总结

《Journal of Trauma Nursing》是美国创伤护士协会官方期刊(LWW 出版),涵盖创伤护理临床研究、质量改进、伤害预防等方向,接受原创研究、案例报告等。期刊被SCIE/SSCI 双收录,中科院医学 4 区、JCR Q4,最新影响因子0.9,不在预警名单中,录用率:50%–60%,安全性高,推荐中国临床护士和护理硕士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