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咨询
了解相关问题

加急服务
了解相关问题

1.引言
呼吸领域的基础研究者、临床科学家看过来!这本有 “呼吸分子机制风向标” 之称的老牌期刊,藏着你的研究 “发声密码”!作为美国胸科学会的旗舰刊,AJRCMB从 1989 年创刊起就锚定 “细胞与分子” 核心 —— 早年见证呼吸学科向分子机制研究的转型,如今更是稳坐 JCR 多领域 Q1、中科院 2 区,影响因子近 6、H-index 高达 147,业内认可度直接拉满。球呼吸领域学者都在这儿交流突破,要是你的研究能为慢阻肺、囊性纤维化等疾病治疗提供新靶点,投它准没错 —— 毕竟能在美国胸科学会官方刊亮相,课题申报、学术交流都能加分,呼吸领域研究者速冲!
2.期刊简介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简称《AJRCMB》)是呼吸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权威同行评议期刊,1989 年创刊,由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出版,为月刊,ISSN 号 1044-1549(印刷版)、1535-4989(电子版),学术定位聚焦呼吸系统生理病理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兼具基础深度与临床转化关联。

ISSN:1044-1549
JCI期刊引文指标:1.21
h-index:147
CiteScore:10.40
是否预警:否
出版商: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期刊官网链接:https://www.atsjournals.org/journal/ajrcmb
3.索引/摘要

4.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发表的论文报告了肺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和原创观察结果。该杂志的重点包括但不限于肺细胞和分子的细胞、生化、分子、发育、遗传和免疫学研究。
文章类型:原创研究、简讯,给编辑的信。
5.期刊指标分析
1 分区
中科院分区,2025 年 3 月最新升级版为医学大类 2 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呼吸系统小类均为 2 区;2023 年 12 月升级版为医学大类 2 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呼吸系统小类均为 2 区;2022 年 12 月旧的升级版为医学大类 1 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呼吸系统小类为 2 区,细胞生物学小类为 2 区,且为 Top 期刊。整体体现出该期刊在呼吸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学术定位的稳定性,在国内学术评价体系中具有较高认可度。
JCR分区:wos分区属于Q1区。整体显示该期刊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呼吸系统领域处于顶尖水平,细胞生物学领域也具有较高认可度,学科定位聚焦呼吸系统生理病理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兼具基础深度与临床转化关联。
2 影响因子
该期刊影响因子在 2015-2016 年为 4.0,2024-2025 年为 5.3,整体呈显著上升后有所回落的趋势,反映出其在呼吸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后保持在较高水平。

3 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自引率:该期刊自引率在 2015-2016 年为 6.5%,2024-2025 年为 3.6%;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处于肾脏病学领域较低水平,反映出其在学术成果引用方面学术诚信度的稳定性。

引用本期刊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本期刊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年发文量:该期刊自引率在 2015-2016 年为 4.5%,2024-2025 年为 5.7%;整体呈波动变化趋势,处于呼吸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合理水平,反映出其在学术成果引用方面学术诚信度的稳定性。

近三年国人投稿量的排名和发文单位
国人发文量55,排名第2,占比9.0%。

根据官网信息可以得知,第一次决定时间为4周,审稿流程为3个月。


主编Andrew J. Halayko:
Andrew J. Halayko 博士、FCAHS、ATSF 是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以及内科教授、加拿大肺部病理生物学和治疗 1 级研究主席,以及曼尼托巴大学内科系事实上的研究副主任。他是曼尼托巴省儿童医院研究所呼吸生物学小组的负责人,他领导着一项长期的、国际公认的哮喘发病机制研究项目,该项目使用体外和动物疾病模型和多组学技术进行临床前研究。

编委会 Victor J. Thannickal:
Victor J. Thannickal 医学博士是杜兰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医学教授和 Harry B. Greenberg 主席。Thannickal 博士的研究重点是肺部修复和再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他的研究实验室正在进行的研究包括阐明慢性肺部疾病背景下细胞衰老、氧化应激和衰老的机制,以及复杂肺部疾病疗法和生物标志物的开发。
根据官网信息,混合OA,3776美元,约合人民币2.8万元。

网友1:主要收录呼吸道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原创研究,像肺发育、呼吸疾病发病机制等。研究得有创新性,表述严谨。文章字数、图表数量按要求设置,还得有规范声明。期刊通常邀请2 - 3位审稿人,审稿周期在3 - 8周,竞争较激烈。从录用至见刊大概 2.9 - 5 个月。投稿前要反复打磨稿件,契合其收录范围,才有机会被接收。
网友2:虽然只是一个3区的期刊,但是要求还是挺高的,审稿人给了非常详尽的意见
网友3:审稿速度:6.0 | 投稿命中率:25.0经验分享:虽然只是一个3区的期刊,但是要求还是挺高的,审稿人给了非常详尽的意见
网友4:请教下,CCM是哪个杂志啊? 2018-02-04 00:00:00 发表:我跟你做的一样.机制阐述也不是很深入.刚开始投CCM.chest都被拒.本来想投AJRCMB.抱了试试看的态度先投了anesthesiology.居然修回了.给了好多好多意见.补了半年多实验.后来又拿着补过的东西再转投CCM.居然也给修回了.又补了半年多实验.最后终于CCM 接收了
网友5:投过2次,要交50美元审稿费用。但是2次都是对文章给出直接简单的拒搞,根本没有提什么有用的意见。第1次还觉得是文章内容太偏可能编辑不好提意见,结果第2篇文章仍然简单拒了。觉得审稿费算是白交了吧,还不如先尝试其他同层次的期刊。
该期刊优势显著,聚焦呼吸细胞分子机制,学术定位高(JCR 多领域 Q1、中科院 2 区),影响因子稳定,国际认可度强,对国人较友好(发文占比约 9.0%),审稿高效,学术诚信度可靠。但劣势也存在,年发文量下降,竞争随影响力提升加剧,研究需紧扣 “分子 - 细胞 - 疾病”关联逻辑,对纯临床或基础机制类研究兼容性有限,且在国内分区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