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相关问题


了解相关问题


了解相关问题


了解相关问题


投稿咨询
了解相关问题

加急服务
了解相关问题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作为分子肿瘤学期刊,影响因子稳定在3.2左右,行业地位稳固;自引率常年低于4%,学术诚信度高。近三年中国地区发文量达307篇,居全球首位,国内多所高校在该刊发文活跃。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是一本分子肿瘤学期刊,发表与化学、环境、物理(例如辐射、创伤)、感染和炎症相关的癌症发展所涉及的科学和机制方面的基础和临床发现。

期刊名: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创刊时间:1988
影响因子:3.2
实时影响因子:3.187
五年影响因子:3.5
中科院分区:3区
自引率:3.1%
年发文量:177
发行频率:Monthly
●影响因子
期刊最新影响因子3.2,实时影响因子3.187,在行业里的地位一直很稳固,影响力也很稳定。

●分区
期刊位于大类-医学4区,在小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肿瘤学分别位于3区和4区,在行业中能让人注意到,有存在感。

JCR数据显示,期刊位居Q2区,排名为131,是一本表现适中、没有明显短板的期刊。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常年保持在4%以下,2024年为3.1%,自引率符合正常标准,没有过高。

●预警情况:2020年到2025年,期刊不在预警名单中。

该刊收稿的范围,包括描述基础科学、转化科学和临床科学中关于遗传、表观遗传、化学、环境、物理(例如辐射、创伤)、感染和免疫失调相关癌症发展机制、癌症预防和治疗的基本机制,以及用于癌症风险预测、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的开发,以及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
文章类型:原创性文章、综述、评论、给编辑的信。
●历年发文:近些年收文数量在250篇以下,2024年为177篇,投稿有一定几率发表。

WOS数据显示,发文量前5的机构中,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发文靠前。

近三年,中国地区的发文量第1,为307篇,国内学者在这本期刊上活跃。

根据官网数据,初审为5天,提交到接受为109天,接受到出版为17天,整个周期在3个月左右。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最快3个月录用,最慢7个月。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2月16日,接受8月11日;

第二篇:提交1月9日,接受8月4日;

第三篇:提交5月20日,接受8月11日;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选择OA出版,需要支付APC为449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2万元。选择非OA方式,0费用。

学者1:12月2 投稿;12月21 一修(3个审稿人,21个问题);2月11返修;3月1 二修(四个问题,都补了实验);3月13返修;3月25接受。总体来说审稿比较严谨,但是审稿速度很快。美中不足,中科院分区从二区变四区了,有分区要求的慎重。
学者2:9.29投稿----期间催稿两次,每两个月一次,态度诚恳,编辑回信很及时,让耐心等待。3.4返修----一个审稿人。7个审稿意见,其中一个让补实验。3.12修回3.14接收
学者3:2022.8.30返回一审意见-Major revision 两个审稿人一共提了七条意见吧大概;其中让补实验的有两条,我应该算完成了不到半条;2022.9.13 返修;2022.9.21 接收。我自己这篇文章感觉其实内容还算蛮多,之前投过2个,一个小小cdd 俩星期未送外审被拒,一个cancer science 秒拒,建议转投这个杂志,投稿流程挺顺畅,审稿速度蛮快
学者4:22.12.19投稿后第二天under review,等了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发过一篇邮件询问外审时间,23.2.10返修给了六十天时间补实验,23.3.14修回第二天系统重新变成under review,23.3.31接收
学者5:7.18投稿7.19 under review(漫长的等待,一个多月没动静,后面鼓起勇气发了封邮件询问了一下,也没收到回复)9.10返修(总共给了六十天时间补实验)10.14修回(第二天系统重新变成under review)10.31接收
优势:其影响因子长期稳定在 3.2 左右,在行业内地位稳固,且自引率常年低于 4%。初审仅需 5 天,期刊年发文量约 177 篇,虽不算海量,但投稿成功概率相对可观。
劣势:审稿周期漫长,从投稿到接收,有的期刊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