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问题
反馈

关注刊鹿公众号

期刊热点随时掌握

微信扫码
期刊
热点
确认提交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JCR分区为1区,中科院1区,平均审稿速度为6周,开放OA

原创648 阅读
投稿咨询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加急服务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2025-10-11 18:00:15

引言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是一本开放获取、同行评审的期刊,致力于发表神经退行性变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平均审稿速度为6周,所有文章都经过严格的审查。

期刊简介

期刊出版商为BioMed Central,出版国家为英国,2009年创刊,1期/年,开放OA,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使命是促进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更深入理解,包括但不限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青光眼和黄斑变性,为新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提供信息。我们的目标是发表创新研究,在分子、细胞和系统水平上解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复杂机制,并强调广泛的影响和科学严谨性。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期刊封面

ISSN:1750-1326

JCI期刊引文指标:3.3

h-index:66

CiteScore:24.00

是否预警:否

出版商:BioMed Central

期刊官网链接:http://molecularneurodegeneration.biomedcentral.com

索引/摘要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索引

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青光眼

文章类型:研究回顾方法论评论会议报告透视研究亮点给编辑的信社论

期刊指标分析

分区

该期刊在大类医学分类里属于医学1区,在小类医学里属于1区,行业认可度较高。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中科院分区

从JCR数据能够看出,该期刊身处Q1区,排名为4,在学科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JCR分区

JCR分区为1区。

影响因子

最新影响因子达5.9,预计明年会上升。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影响因子

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最新自引率为5.1%,保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数值范围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自引率

引用该期刊的前20种期刊。

该期刊引用次数排名前20的杂志。

年发文及占比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发文量

2024年~2025年发表176篇。

近三年国人发文为47篇。

近三年国人投稿量的排名为第2名,前三位发文单位依次为:妙佑医疗国际(34篇)、伦敦大学(26篇)、哈佛大学(24篇)。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官网发布的首次决定时间为19天,平均审稿周期为6周,平均接收时间为168天。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最145天录用,最慢167天,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3月21日,接受8月14日;

第二篇:提交2月21日,接受7月25日;

第三篇:提交2月22日,接受8月7日;

编委会信息

主编,卜国军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中国

副编辑,Abbot F Clark 博士,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版面费

开放OA,研究、评论、会议报告、研究亮点和给编辑的信版面费是2490.00 英镑(不含税),约合人民币19790.4548元;

3090.00 美元(不含税),约合人民币21964.5858元;

2890.00欧元(不含税),约合人民币24351.1941元。

观点版面费是 1125.00 英镑(不含税),约合人民币10911.7348元;

1610.00 美元(不含税),约合人民币11444.3311元;

1395.00 欧元(不含税),约合人民币11754.2961元;

网友经验分享

网友1:

将研究结果按照研究问题和假设的顺序呈现,或者也可按照研究方法的编排顺序来架构研究结果。使用年月顺序作为编排顺序、依照重要程度来排列、或者是依据不同主题分门别类,都是有效率的方法。在决定研究结果的呈现架构时,必须考虑读者、依据、以及最重要的研究目的。

期刊总结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神经退行性疾病统指由神经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青光眼。这些疾病通常与晚龄化有关,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痴呆症,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这些疾病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的最新进展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疾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