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咨询
了解相关问题

加急服务
了解相关问题

Biomedical Journal的主编团队包含中国台湾学者,在编辑构成上体现出与国人研究背景的关联性。该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4.4,且处于中科院3区,在医学领域具备一定认可度。
Biomedical Journal每年出版 6 期临床和生物医学科学各个领域的同行评审期刊,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作者提供国际多元化的读者群。

期刊名:Biomedical Journal
影响因子:4.4
实时影响因子:4.325
五年影响因子:4.9
中科院分区:3区
自引率:4.5%
年发文量:74

●影响因子
期刊最新影响因子4.4,实时影响因子4.325,之前涨得很快,实力不错,最近开始有所回落。

●分区
该期刊在大类学科分类里属于医学3区 ,在小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研究与实验则处于3区,在行业中能让人注意到,有存在感。

从 JCR 数据能够看出,该期刊身处Q2区,排名为97,这本期刊整体来看比较中规中矩。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长期稳定维持在5%以下,在 2024 年达到4.5%,学者投稿不用太担心。

●预警情况:2020年到2025年,期刊不在预警名单中.

该刊收稿的范围,包括临床研究、临床试验说明、生物标志物研究和人类病原体的表征,以及对大肠杆菌、秀丽隐杆线虫、黑腹果蝇和肌肉麝香等模式物种的基础研究,揭示了分子的功能、细胞的功能和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组织特征。然而,如果其他物种的文章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机制,则可以发表。
文章类型:原创性文章、综述、评论、给编辑的信。
●历年发文:在最近几年,该期刊的收文数量均维持在60篇左右,其中 2024 年的收文量为74篇,发表数量多年来保持平稳。

WOS 数据表明,于发文量位列前 5 的机构中,长庚纪念医院、长庚大学、中国医药大学发文靠前。

近三年,中国台湾位居第一,大陆地区的发文量第3,中国学者投稿有很大优势。

根据官网数据,初审为15天,外审为112天,提交到接受为135天,接受到出版为258天,整个周期在5个月左右。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平均6个月录用。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6月16日,接受11月13日;

第二篇:提交4月30日,接受11月13日;

第三篇:提交7月9日,接受11月21日;

Biomedical Journal是一本 OA 出版,需缴纳 2700 美元的 APC,折合成人民币约 1.9 万元。

学者1:该杂志不是什么荷兰的杂志,因为主编是台湾长庚大学郭明玲,卢伦茹,副主编是林光辉王惠雄 吴静怡 杨志伟等。
学者2:这个杂志是Elsevier公司出版管理的,不是 Wolters Kluwer Medknow Publications公司。
学者3:with editor 4个月后,给我个Decision in Process,现在一个月过去了,你倒是来个痛快点啊!
优势:期刊学术稳定性与认可度较高,影响因子 4.4,中科院 3 区,保障成果曝光;自引率 4.5% 且长期低于 5%,无预警风险,Elsevier 出版也确保权威性。同时,中国学者投稿优势大,收稿范围广,适配不同研究方向,投稿适配性强。
劣势:实际平均录用周期达 6 个月,部分稿件流程更拖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