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问题
反馈

关注刊鹿公众号

期刊热点随时掌握

微信扫码
期刊
热点
确认提交

Biomaterials Advances:重回中科院2区,if=6.0分,初审5天,近期3个月可录用

原创579 阅读
投稿咨询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加急服务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2025-09-10 16:47:56

Biomaterials Advances已重回中科院2区,在大类医学和小类材料科学:生物材料领域均为2区,且属TOP期刊。其影响因子为6.0,期刊初审仅需5天,近期有文章从提交到录用平均用时3个月。

期刊简介

Biomaterials Advances创刊于1993年,保持每月出版一期,包括生物医学科学和材料工程交叉的主题。

期刊名:Biomaterials Advances

创刊时间:1993

影响因子:6

实时影响因子:5.962

五年影响因子:6

中科院分区:2区

自引率:3.3%

年发文量:310

发行频率:Monthly

期刊索引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

期刊最新影响因子6.0,实时影响因子5.962,影响因子有起有落,但长期来看变化不大。

●分区

期刊位于大类-医学2区,在小类-材料科学生物材料位于2区,是一本TOP期刊,期刊的学术水平过硬,非常靠谱。

JCR数据显示,期刊位居Q2区,排名为16,在行业里口碑很好,能满足一定的学术要求。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常年保持在21%以下,2024年为3.3%,自引率带来的风险慢慢变小了。

●预警情况:2020年到2025年,期刊不在预警名单中。

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包括:用于医疗应用的仿生和仿生材料用于医疗应用的生物来源材料;用于“主动”医疗应用的材料;用于医疗应用的自组装和自愈材料;用于医疗应用的“智能”(即刺激反应)材料;用于医疗应用的陶瓷、金属、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用于体内传感的材料;用于活体成像的材料;用于递送药物和疫苗的材料;用于表征和建模医疗应用材料的新方法。

文章类型:原创性文章、综述、评论、给编辑的信。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历年发文:近些年收文数量出现下降,2024年为310篇,只有好文章才能被这个期刊收录。

WOS数据显示,发文量前5的机构中,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发文靠前。

近三年,中国地区的发文量第1,为473篇,中国学者投稿有很大优势。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根据官网数据,初审为5天,外审为97天,提交到接受为117天,接受到出版为8天,整个周期在4个月左右。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平均3个月录用。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3月29日,接受7月18日;

第二篇:提交5月23日,接受7月22日;

第三篇:提交4月29日,接受7月18日;

期刊版面费

Biomaterials Advances选择OA出版,需要支付APC为375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6万元。选择非OA方式,0费用。

经验分享

学者1:审稿8个月,拖到期刊更名,编辑发邮件说对影响因子没影响,妥妥的骗子,新刊名字没有被JCR收录,根本开不了检索报告,以后都不会引用这个期刊。

学者2:重返中科院一区。

学者3:从投稿到接收总共两个半月,返回大修实际修改意见并不多,修回后就直接接收了。Editor和review都很nice。

学者4:3月份accept的。web of science可以查询到文章收录,就是影响因子和中科院分区尴尬了。

学者5:方向是生物材料,不是小众方向,所以编辑说的找不到审稿人,我感觉像极了自我狡辩。

期刊总结

优势:影响因子表现亮眼,最新达 6.0,呈上升趋势,在领域影响力持续扩大。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 2 区,且是 TOP 期刊,奠定了其在行业内的权威地位。审稿效率高,初审仅需 5 天即可送审,从提交到接受平均 117 天,整个流程约 4 个月。

劣势:近期收文下降,投稿竞争激烈。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