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的影响因子为6.2,且整体呈稳步上涨趋势。在近年的发文情况中,中国地区的发文量位居首位,具有一定的接纳度,相对而言,稿件通过审核并成功发表的可能性较高。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发表来自各种跨学科角度的原创文章,涉及人工智能 (AI) 在医学中的理论和实践、以医学为导向的人类生物学和医疗保健。
期刊名: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创刊时间:1989
影响因子:6.2
实时影响因子:6.166
五年影响因子:6.9
中科院分区:2区
自引率:4.8%
年发文量:207
发行频率:Monthly
●影响因子
期刊最新影响因子6.2,实时影响因子6.166,整体呈现稳步上涨趋势,发展势头向好。
●分区
期刊位于大类-医学2区,在小类-计算机人工智能、工程生物医学、医学信息位于2区,是一本TOP期,是一本比较有分量的期刊。
JCR数据显示,期刊位居Q1区,排名为41,在行业中能让人注意到,有存在感。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常年保持在10%以下,2024年为4.8%,自引率符合正常标准。
●预警情况:2020年到2025年,期刊不在预警名单中。
该刊收稿的范围,包括:在某些医疗或保健领域具有潜在的高影响;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关的方法和理论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决策;医学知识工程;基于知识和基于代理的系统;生物和临床医学中的计算智能;医疗保健和医学领域的智能和过程感知信息系统;医学中的自然语言处理;用于生物医学决策支持的数据分析和挖掘;生物医学的新计算平台和模型。
文章类型:原创性文章、综述、评论、给编辑的信。
●历年发文:近些年收文数量出现上升,2024年为207篇,估计明年期刊会增加发表文章的数量。
WOS数据显示,发文量前5的机构中,哈佛大学、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发文靠前。
近三年,中国地区的发文量第1,为146篇,稿件有通过审核、成功发表的可能性。
根据官网数据,初审为55天,外审为168天,提交到接受为265天,接受到出版为11天,整个周期9个月左右。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最快4个月录用,最慢8个月。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9月14日,接受6月10日;
第二篇:提交2月6日,接受6月26日;
第三篇:提交10月15日,接受6月3日;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选择OA出版,需要支付APC为331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3万元。选择非OA方式,0费用。
学者1:投稿到被接收一共16个月,一开始找不到审稿人,审完一轮还要邀请新的审稿人再来一轮,修改完又邀请新的审稿人,也是醉了,差点陷入无尽模式了。
学者2:24年十月份投稿,25年一月份才送审,五月份给我拒了,看了两位审稿人的意见没啥大问题,编辑直接给我拒了,以后不会投这个期刊了。
学者3:真的很慢了,1.15投,1.27we,4.05左右催信两次只有道歉,4.23更新状态还是we,然后4.28以第一作者身份发了撤稿信(撤稿失败)才邀请审稿人。 但是只能直接联系艾森维尔的负责人,跟具体编辑有延迟,导致在送审的时间通讯作者的撤稿信才被编辑看到,然后撤稿了。
学者4:实在是难受,为什么要这么拖着人,而且以非常不充分的理由拒稿。
学者5:劝退,总体投稿量不大(相对于其他医学大类方向的期刊,一两千的投稿量算很小了)的情况下,Submitted to Journal一个月起步,催稿或发邮件询问也没人回应,已经申请退稿了。
优势:最新影响因子达 6.2,呈稳步上涨趋势。中科院分区为医学 2 区,属于该领域有分量的 TOP 期刊,在行业内认可度较高。期刊年发文量 207 篇且有上升趋势,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了较多机会。
劣势:整体周期较长,官网数据显示从提交到接受平均需 9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