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是一本专注于微量元素在人体健康、疾病发生机制及干预作用的国际英文期刊,创刊于1987年,由德国Elsevier出版,内容覆盖从基础代谢机制到临床应用的广泛研究。2025年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3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小类3区,内分泌学与代谢小类3区,JCR分区为Q2。相较于一般营养类期刊,该刊更加聚焦在元素水平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别偏好具有机理解析+动物/细胞模型验证+初步干预效果探索的研究。
期刊简介
期刊名: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ISSN:0946-672X
创刊时间:1995
影响因子:3.3
实时影响因子:3.21
五年影响因子:3.5
中科院分区:3区
JCR分区:Q1
自引率:6.1%
年发文量:198
发行频率:Quarterly
期刊索引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最新为3.3,实时影响因子3.21。
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3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小类3区,内分泌学与代谢小类3区,在元素代谢与氧化应激、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肿瘤中的交叉研究中具有明显学术集群。
JCR分区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小类Q2,内分泌学与代谢小类Q2,虽然不属于顶刊梯队,但在锌/铜/硒等核心元素的代谢机制、元素干预试验与特定疾病的临床关联中引用量较高,属于微量元素研究的主力阵地,适合基础与转化团队交叉投稿。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目前为6.1%,虽略高于部分同类期刊,但整体控制在合理范围。
预警情况:2020-2025年均不在预警名单中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专注于描述和传播有关微量元素的生物学作用和作用的科学成果,包括分析方法、生物化学、代谢过程的病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营养学、毒理学、环境毒理学、流行病学、诊断、治疗、食物链和兽医学的临床应用等不同领域。
稿件类型:发表高质量的循证研究,并且仅包括那些将结果基于经过验证的分析方法并保证实验执行和结果实现的质量保证的研究。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年发文:期刊年发文量2023-2024年发文量198篇,研究类型包括细胞/动物模型、干预性临床研究、机制探索、毒理评估、环境暴露与代谢关联性分析等。
国人发文占比:
中国地区的发文量排名第1。
WOS数据显示,近三年国人投稿量最高的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广西医科大学。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审稿周期:官网显示初审时间为9天。
录用率:官网未分享录用率。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录用最快66天,最慢228天,具体如下:
第一篇:10月29日投稿,6月6日接收
第二篇:4月19日投稿,6月16日接收
第三篇:4月17日投稿,6月5日接收
期刊版面费
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支持开放获取,开放获取费用为37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6万元。
经验分享
学者1:外审一年了!!中间几次邮件询问都很敷衍,避坑。
学者2:过去一周了,完全没消息。编辑都没分配。
学者3:两个月返回消息 四个审稿人,审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其中一个审稿人应该是畜牧专业的,一直在纠结饲料成分和营养的问题。经历了三次大修,前后一共是六个月左右。19年影响因子掉下来了,今年又涨回去了。
学者4:编辑非常nice 效率也很快 投稿到接受2个月。
期刊总结
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是一份定位清晰、投稿友好、关注机制+干预结合的微量元素医学类期刊,特别适合开展锌/硒/铜/铁代谢研究、营养干预实验及慢病关联机制研究的科研团队。专刊特色鲜明,受众聚焦,分区稳定,影响因子稳步增长,元素干预类文章有良好接收基础,设计合理命中率可观,编辑部处理效率适中,沟通较顺畅。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