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问题
反馈

关注刊鹿公众号

期刊热点随时掌握

微信扫码
期刊
热点
确认提交

Molecular Cancer:肿瘤学界的过山车顶刊,中科院1区 TOP,JCR Q1,是学术天堂还是灌水重灾区?

原创552 阅读 2025-04-30 13:38:39

1. 引言

Molecular Cancer这个由BioMed Central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从2002年创刊顶着2025年中科院医学大类1区TOP的皇冠(肿瘤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小类均为1区),JCR分区稳居Q1肿瘤学排名前10%、生化领域前1%,2023年影响因子飙至27.7,碾压一众老牌顶刊。

2. 期刊简介

 

期刊名:Molecular Cancer

ISSN:1476-4598

创刊时间:2002

影响因子:27.7

实时影响因子:26.864

五年影响因子:31.3

中科院分区:1区 top

JCR分区:Q1

自引率:2.2%

年发文量:165

发行频率:月刊

3. 期刊索引

4.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最新为27.7,实时影响因子26.864,影响因子整体保持稳定

分区:中科院分区(2025年):医学大类1区 TOP,肿瘤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小类均为1区。

JCR数据显示,该期刊的肿瘤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小类均Q1,排名靠前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目前为2.2%

预警情况:2025年不在预警名单中

5.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细胞和肿瘤生物学、血管生成、动物模型、转移、癌症抗原和对它们的免疫反应、细胞信号传导和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癌症和分子靶标的遗传和分子分析、癌症干细胞、DNA 损伤和修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分子病毒学以及基于疫苗和抗体的癌症疗法。

稿件类型:研究论文、评论论文、综述、临床案例。

6.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年发文:期刊年发文量自2014年每年发文256篇,到2023-2024年发文量165篇。

国人发文占比:

中国地区的发文量在第1位,国人断层第一

WOS数据显示,近三年国人投稿量最高的是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和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审稿周期:官网显示第一次决定时间为3天。

录用率:官网未分享录用率。网友分享录用率未50%。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具体如下:

第一篇:12月09日投稿,4月10日接收

第二篇:11月20日投稿,4月08日接收

第三篇:2月07日投稿,4月02日接收

 8. 期刊版面费

Molecular Cancer为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费用为509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7万元。

9. 经验分享

学者1: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5.0偏重的研究方向:肿瘤微环境;Immunology;肿瘤经验分享:格式初审的被打回来,现在要求上传未裁剪的wb图片以附加图形式上传了。

学者2: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5.0偏重的研究方向:肿瘤;肿瘤化疗经验分享:现在硬投一篇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系列文章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当然,该杂志上面还有一些no ncoding RNA的关系稿,水平很低。但文章水平也差不了太多。就这点,希望molecular cancer杂志能过改进。

学者3: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25.0偏重的研究方向:肿瘤经验分享:这个期刊其实从2019年就开始存在很大争议,感觉很难投中,也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期刊很水呀,反而觉得没有扎实的工作量基本不要来碰,会被秒拒。

学者4: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25.0偏重的研究方向:肿瘤微环境;肿瘤经验分享:近期投了两篇综述,一篇秒拒(大概2天),一篇送外审,3个审稿人提了40多建议,根据意见认真返修以后,很快接收了,整体用了两个多月,算是非常顺利的了。综述的投稿还是挺难的,文章的选题和质量应该都需要编辑中意的才有机会。

学者5:评审项目时我们同行一般把他当做5-8分期刊看,但整体质量在逐年上升。

10. 期刊总结

优势:Molecular Cancer:国人友好度拉满,中国学者发文占比超62%,中山大学、上海交大等机构常年霸榜投稿TOP10,甚至出现“中文审稿意见模板”。审稿快到离谱,官网宣称初审仅7天,投稿到录用平均2个月。

劣势:年发文量超400篇,被曝多篇论文“换汤不换药”,甚至出现同一团队两个月连发相似研究。既有诺奖级成果(如肿瘤微环境突破),也接收“老套路+大数据”的常规分析,导致质量参差。

11.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