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问题
反馈

关注刊鹿公众号

期刊热点随时掌握

微信扫码
期刊
热点
确认提交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肿瘤学界的“老牌劲旅”,中科院2区,JCR Q1,国人发文量大!

原创362 阅读 2025-04-29 21:07:01

1. 引言

江湖上混久了的老牌期刊,总有人吹“经典永不过时”,也有人吐槽“廉颇老矣”。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就是这么一位“老大哥”—创刊59年,影响因子稳坐5-7分中科院2区的光环还没褪色,但近年发文量腰斩、竞争白热化。实际投稿到录用的中位数是124天(约4个月)。不过也有欧皇附体的案例:最快1个月录用

2. 期刊简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期刊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ISSN:0020-7136

创刊时间:1966

影响因子:5.7

实时影响因子:5.787

五年影响因子:6

中科院分区:2区

JCR分区:Q1

自引率:1.8%

年发文量:355

发行频率:半月刊

3. 期刊索引

4.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最新为5.7,实时影响因子5.787,影响因子整体保持稳定

分区:中科院分区(2025年):医学大类2,肿瘤学2区。

JCR数据显示,该期刊的肿瘤学小类Q1,排名靠前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目前为1.8%

预警情况:2025年不在预警名单中

5.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癌症流行病学、癌症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癌症的感染性原因、创新工具和方法、分子癌症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和微环境、肿瘤标志物和特征、癌症治疗和预防。

稿件类型:原创文章、短篇报告。

6.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年发文:期刊年发文量自2014年每年发文593篇,到2023-2024年发文量356篇。

国人发文占比:

中国地区的发文量在第2位,国人友好

WOS数据显示,近三年国人投稿量最高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

7.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审稿周期:官网显示,第一次决定时间4天。

录用率:官网分享录用率为9%。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具体如下:

第一篇:8月01日投稿,2月24日接收

第二篇 10月28日投稿,4月08日接收

第三篇:6月26日投稿,1月25日接收

 8. 期刊版面费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为混合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费用为503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7万元。

9. 经验分享

学者1:7.14投稿8.20一审回来,大修8.24修回,当天外审8.30under evaluation9.1awaiting 9.3接收编辑很友好.

学者2:审稿速度:3.0 | 投稿命中率:25.0 | 影响因子:7.3偏重的研究方向:Meta;epidemiology;Cancer经验分享: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2021.11.19 Submitted2021.11.22 Under Review2022.1.3 Under Review2022.1.11 Under evaluation2022.1.11 Under Review2022.1.13 Under evaluation2022.1.17 Under Review2022.1.18 Under evaluation2022.1.19 Under Review2022.1.31 Under evaluation2022.1.31 Under Review2022.2.23 Under evaluation2022.2.25 Under Review2022.3.3 Rejected送了外审,只有一个审稿人审稿,审稿意见比较少,没有实质性的修改意见,这种等了3个月还是会觉得有点不值得。大家如果创新性不是特别突出,或者工作量不是特别的大,建议慎投。

学者3:审稿速度:3.0偏重的研究方向:临床试验经验分享:2024..9.5投 9.10under review至今还在UR都说这个杂志速度快看了一圈没一个人比我久的 我都i想催稿了。

学者4:审稿周期平均为2个月左右。相对来说,审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因此大家还是尽量不要频繁催稿)该期刊主要发表与癌症相关的研究文章,包括但不限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综述等。但是需要支付版面费。

学者5:2024.8.25投稿,第二天就Under review了。等了两个半月后收到拒信,其中一个审稿人很好,给了很多有用的意见,很中肯。唉,只能怪自己的文章太垃圾了。

10. 期刊总结

优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稳定性堪比诺基亚:创刊58年从未被中科院预警,自引率低至1.8%,分区稳居医学大类2区。对国人友好到离谱,中国学者发文量全球第二,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狂发200+篇。

劣势:竞争卷成麻花,年发文量从864篇砍到400篇,录用率仅25%,比985考研还难。

11.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