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JACC-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聚焦心脏电生理领域的临床转化研究,涵盖心律失常机制解析、导管消融技术创新、植入式器械优化及遗传性心律失常精准诊疗等核心领域。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为医学大类1区TOP,心血管系统小类2区(JCR Q1),影响因子为8。
2. 期刊介绍
JACC-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是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权威子刊,以“电生理技术革新驱动精准治疗”为宗旨。由Elsevier出版社于2015年创刊,为月刊,发文量约180篇,采用混合开放获取模式。该期刊凭借在心房颤动消融策略、皮下ICD适应症扩展等领域的标杆性研究,该刊被全球电生理医师、遗传学专家及医疗设备研发团队视为核心知识库,国际影响力较大,录用难度一般。
ISSN:2405-500X
JCI期刊引文指标:1.88
CiteScore:10.30
是否预警:否
出版商:Elsevier Inc.
期刊官网链接: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jacc-clinical-electrophysiology
3. 索引/摘要
Indexed/abstracted in: Scopus、Medlin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SCImago Journal Rank (SJR)、SNIP等。
4.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涵盖了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所有方面。鼓励提交来自心脏病学、心血管外科、神经病学的相关研究。
稿件类型:原创研究论文、评论。
5. 期刊指标分析
(1)分区:中科院分区(2025年):医学大类1区 TOP,心脏和心血管系统小类2区。
JCR数据显示,该期刊的心脏和心血管系统小类Q1,排名靠前。
(2)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最新为8,实时影响因子6.982,影响因子保持稳定。
(3)自引率和引用关系:期刊自引率为7.5%。
引用本刊数量最多的前20种期刊:
本期刊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6. 年发文及占比
期刊年发文量自2020年每年发文133篇,到2023-2024年发文量181篇,发文量大。
WOS数据显示,发文量前10的机构中,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排名靠前。
近三年,中国地区的发文量在第10位,对国人友好。
7.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官网显示,提交到接收时间在52天。网友未分享审稿时间。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最快5天录用,最慢96天。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10月24日提交,10月29日接受
第二篇:7月10日提交,10月21日接受
第三篇:7月22日提交,10月25日接受
8. 编委会信息
主编:Kalyanam Shivkumar,教授,就职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方向:涉及人类心律失常的机制,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他的团队积极参与机制研究、复杂导管消融和心血管治疗新医疗技术的开发。
其他兴趣包括: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术、心血管介入和心脏的自主神经控制。
9. 版面费
JACC-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为混合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费用具体见官网约5000美元,人民币约3.8万元。
10. 期刊总结
JACC-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是心律失常领域颠覆性技术发表的重要平台,是国际心脏和心血管领域的顶级期刊。从提交到接收时间在52天,录用率一般,但其发文量大,对国人友好,需要增加研究影响力的研究者可以踊跃投稿。